【新地球傳訊網記者報導/台南訊】
人工智慧與自動化浪潮正快速席捲全球,台灣不缺席。台灣AI機器人產業聯盟於7月22日正式成立,目標在2030年前推升國內機器人整合產業鏈,打造兆元產值規模。此舉不僅展現台灣科技產業自主能力,也為未來智慧製造、照護服務與教育創新注入新動能。
▲圖/新地球傳訊網以 AI 工具生成示意圖,內容僅供參考
根據經濟日報報導,產業界反應熱烈,尤其以工業電腦大廠新漢(8234)為指標性企業之一,其營收近一年成長超過 20%,廣受資本市場與政府計畫青睞。新漢長年專注於邊緣運算與智能控制模組的研發,近年更積極投入 AI 機器人平台開發,協助企業建立「人機共作」與智慧決策機制。
智慧機器人:台灣產業轉型關鍵拼圖
聯盟的成立標誌著台灣機器人產業發展從分散走向整合。根據經濟部工業局資料,目前我國機器人應用主要集中於:
-
製造業:智慧工廠與自動生產線
-
醫療與照護:自走配送、復健輔助
-
教育與服務:互動教學、導覽陪伴
此次聯盟將整合系統廠、晶片商、感測器製造與軟體平台開發,打造從技術到應用的完整生態圈。
科技不是冰冷工具,是讓生活更有溫度的力量
AI 機器人的發展,不只是產業升級的策略,更是改善人類生活品質的關鍵。從高齡照護到教育互動,從環保清潔到醫療支援,智慧機器人正重新定義「服務」的溫度。
「當我們用AI思考技術,卻用人心設計應用時,才是真正讓未來發光的起點。」
在這股產業聯動與創新升級的浪潮中,台灣正以溫柔而堅定的方式,成為全球 AI 人機協作的新範例。